曬金針花的場景..讓我想到梵谷的畫作。。。
從以前就聽朋友說花蓮/台東的金針花海很美
一直到今年才有機會計畫來玩,花蓮赤柯山和六十石山因為比較近一點兒
所以決定先來這邊
要玩這二個地方,很多人會選擇住在玉里或富里再租機車騎上山(或搭計程車)
我覺得各有優缺點。。。
當然若可以的話,住在赤柯山或六十石山會更好,畢竟可以早起看日出/也不用趕著天黑下山,更別說可以拍到不同的景色....
在民宿主人給我們引路後我們往赤柯山方向前進
連路燈都有金針花,真是太有FU了
途中會經過高寮社區
這幾天都會下午後雷陣雨, 很幸運的, 雖然天氣陰陰的
但沒有下雨
往赤柯山途中都有很清楚的路標告知如何上山
沿途的風景真的好美
只是要小心, 因為赤柯山的路並沒有非常的好騎
加上我們是外地人, 所以時速放慢, 悠閒的騎上去
由於到赤柯山上已經4點多了
我們能去的點並不多
若有時間, 圖中的這個告示牌的點都可以去走走
美麗的金針花
其實來之前以為沒什麼花開
沒想到花兒已經在等我們了....(YA!!)
隔天去六十石山的金針花還沒有赤柯山多....(聽說六十石山的金針花都被颱風打掉了)
幸好有來這裡
最喜歡曬的滿地的金針花了
就像畫作一樣
總覺得這裡的農家也有極高的藝術天份呢!!!!
後來我們趁天黑前快點下山
怕萬一天黑就麻煩了
還蠻推薦來赤柯山走走呢(我們是趕在金針花季前來,沒有遇到管制)
花蓮 赤柯山資訊:
早在日據時期,赤柯山就以盛產赤柯樹聞名,日本人將堅硬的赤柯木材砍下運往日本,做為製作槍托的材料。光復後,陸續有來自西部的漢人移入開墾,先是種玉米、花生、地瓜等雜糧,後來才改種金針。經過4、50年的辛勤開墾,赤柯山已從一片荒蕪的山頭轉變成以金針花海聞名的觀光勝地。
金針的品種很多,但以高山地區種植的品質較優。海拔約900公尺的赤柯山由於溫度低,金針生長速度較慢,加上雲霧帶來充沛的水氣,以及適合金針生長的紅壤土,因此出產的金針口感與風味較佳。金針是多年生植物,現在生長在赤柯山上的金針,很多都是年齡長達數十年的植種。平日只需要定期除草、施肥,並不費事;但等到每年8~9月間的開花季節一到,農民就得全家總動員,忙著進行採收、曝曬、烘乾等工作。(資料來源: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
→怎麼去?
我們這次騎車的路線,因為我們是住大禹,所以我們依指示牌騎,過高寮大橋至高寮社區,再沿著路上的指標就到達了赤柯山
下方是從我們住的加家民宿到赤柯山的地圖(我們是騎車..大概騎了有50分鐘吧)
→住玉里是離赤柯山比較近/ 富里則是離六十石山比較近...^^
更詳細的花季介紹可以參考這個網站的資料呦:
2014花蓮金針花季.重點整理(已更新) | 花蓮旅人誌/新聞
http://www.hl-net.com.tw/news/210